缩合型模具硅胶

同义词: 锡固化硅胶
  • 更新:
  • 来源: 硅之家
  • 作者: 硅小秘
  • 人气: 1

缩合型硅胶由于其固化剂主要成份为有机锡,因此也称之为锡固化硅胶,和加成型硅胶一样也是属于双组分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的一种,通常是A组分胶料和B组分固化剂单独包装,使用时按适当的配比(通常为2%~4%)混合,在室温下即可完成固化,固化过程中不产生热量但伴有小分子(酸、肟、醇、丙酮等)放出,完全固化后形成具有韧性的环保弹性体材料。

缩合型模具液体硅胶

一、产品成分

缩合型液体硅胶A组分主要由甲基硅氧烷、甲基硅油、白炭黑等组成。固化剂B组分主成份为正硅酸四乙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。

二、固化原理

双组分缩合型硅橡胶硫化反应不仅靠空气中的水分,而且靠催化剂来进行引发,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是以107胶和固化剂在催化剂存在下,活性基团进行缩合,脱出小分子,进行胶联固化。硫化时间主要取决于催化剂的类型、用量以及温度。催化剂用量越多硫化越快,同时操作时间越短。一般来说更高的温度和湿度,其固化速度也会更快,但如果温度过高,小分子物质挥发时会引起气泡的产生。

三、产品特性

  1. 优异的脱模性能
  2. 室温即可固化
  3. 优异的撕裂强度
  4. 可在-50~250°C范围内稳定使用
  5. 制作可捕捉非常精细细节的模具
  6. 优异的耐化学酸碱性能
  7. 适用于灌注模或刷模操作

四、应用

缩合型硅胶是许多模具制造商和铸造艺术家的首选材料,除了几乎适用于任何应用的多功能用途外,出色的柔韧性、卓越的强度、增强的抵抗力和长寿命都对其有利。

缩合型硅胶非常适合用于建筑装饰装潢等产品的模具制作,如罗马柱、石膏、GRC、栏杆、壁炉、欧式家居、家居装饰等,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品的模具制作,如不饱和树脂工艺品、环氧树脂工艺品、聚醚树脂、石膏工艺品等,还应用于手工肥皂、蜡烛、石膏腰线、水泥制品、文化石、混凝土、园林景观、玩具礼品、人物雕塑,以及手板模型设计打样等。

五、使用步骤

1、灌模法:这是最简单的硅胶模具制作工艺,适用形状纹路较简单的模型制模,相比刷模法要多耗用液体硅胶原料。

第一步:【搭建模框】根据模型大小,搭建合适的模框,注意四周要密封完全,防止倒胶后液体硅胶渗出。

第二步:【模型固定】将模型固定在框框正中间,并用胶水粘住,防止倒胶后模型上浮变位。

第三步:【调配硅胶】根据AB配比说明,按重量比例称取适量缩合型模具液体硅胶。

第四步:【混合搅拌】将称取的液体硅胶和固化剂混合并充分搅拌均匀。

第五步:【真空脱泡】将混合搅拌好的硅胶进行进空脱泡处理。

第六步:【倒入硅胶】将液体硅胶倒入模框,以盖过模型最高位1-2厘米为宜。

第七步:【固化开模】放置平整处,等待完全固化后即可开模完成硅胶模具制作。

缩合型翻模硅胶

2、刷模法:这种方法比灌注模操作更繁琐,但可节省模具硅胶原料的用量,最重要的是制作出来的硅胶模具韧性更好,能大大增加其使用寿命,适合制作立体件或形状复杂的模型制模。

第一步:将母模模型固定好,取适量硅胶调配好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脱泡处理。

第二步:用刷子将液体胶料涂刷在母模模型表面,如液体硅胶太稀流动过快,可加入刷模剂提高模具液体硅胶的粘度。

第三步:当第一层液体硅胶表面开始固化,稍有发粘时贴上一层玻璃布或纱布,然后继续涂刷第二层,依次涂刷2~3层。

第四步:待模具液体硅胶完全固化后,在外围涂抹石膏以增加强度,以便翻模时固定不变形。

第五步:待外围的石膏完全固化后,取出模型原件,通过预留的注入口注入树脂之类的材料,使其固化。

第六步:等模注入的树脂完全固化后,拆除外围石膏,剥离硅胶模具,即可完成原件模型的复制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  1. 大量使用前先使用小型测试项目来确定产品的适用性。
  2. A、B组分要按正确重量比例充分搅拌均匀,以免出现不固化。
  3. 缩合型硅胶固化需要空气和水分才能固化,不适用于密闭空间。
  4. 如需加入稀释剂,应考虑性能的下降,建议添加量控制在10%以内。
  5. AB组分混合后粘度会随时间增加,应在操作时间范围内将混合配好的胶料使用完。
  6. 推荐在室温(20-30℃)温度下进行固化,低于5℃会难以固化,如要升温建议不超过45℃。

七、安全事项

  1. 使用缩合型硅胶请在通风的环境下操作,若感觉不适,请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。
  2. 戴手套有助于减少皮肤接触,未固化的胶料可能会刺激皮肤,如果附着皮肤上,请尽快用抹布擦拭,然后用肥皂水洗净。
  3. 使用中不要用手揉眼睛,请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,如使用护目镜等。
  4.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,请用水冲洗15分钟后请医生诊断。
  5. 请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。
Tagged: